青海,簡稱青,位于中國西北地區中南部,東經89°35′~103°04′ 北緯31°39′~39°19′,是長江、黃河、瀾滄江的發源地。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──青海湖,青海省因此而得名。全省面積72.23萬平方公里,東西長1200多公里,南北寬800多公里,周邊與西藏、新疆、甘肅、四川四省區接壤。約占中國總面積的7.51%,居中國第四位。
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,在歐亞大陸腹地,全省平均海拔在3,000米以上,最高海拔6,860米,最低海拔1,600米。境內地形復雜多樣,既有巍峨高聳的大山,也有大小不一的盆地,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,也有坦蕩肥沃的草原。昆侖山、祁連山、阿爾金山、唐古拉山等山脈綿延境內。
青海省是長江、黃河、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,省內湖泊眾多,地表徑流從東南到西北遞減,西部高山冰川廣布。
這里是華夏之根。繁衍生息于河湟的古羌族,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支,而延續了千百年的昆侖文化,支撐了華夏文明五千年的精神脊梁,它不僅是一種文化象征,更是一種民族偉力的圖騰。
這里是萬山之祖。西起帕米爾高原,綿延兩千五百多公里的昆侖山是萬山之宗,地球之脈。莽莽昆侖,橫空出世,如巨龍般延伸于中國蒼茫雄渾的西部版圖。
這里是江河之源。長江、黃河,這兩條養育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從昆侖山、巴顏喀拉山脈南北分道而行,婉蜒東流而去。黃河總流量的二分之一,長江總流量的四分之一都源自這里冰川雪嶺和高寒草原的涓涓細流。
青海省以青海湖而得名。這個鑲嵌于青海東北部的明珠,不僅僅以其煙波浩淼,寬廣博大被看作人們心中的圣湖,以其遼闊富饒,草肥水美養育著生活在她周圍的各族兒女,還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,成為中華大地上自然、生態和民族文化重要的標志。
青海省地廣人稀,人口較少。1990年人口445.69萬,2000總人口518萬。人口分布極不平衡,西寧市和東部農業區人口比較密集,廣大牧區人口稀少,西南部可可西里、烏蘭烏拉山一帶由于環境惡劣,為無人區。
全省轄西寧市、海東地區,以及海南、海北、黃南、玉樹、果洛5個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。省會西寧市是全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。